北大“韦神”近照流出,冲上热搜!网友看完坐不住了
2023-08-14 17:15:12    来源: 大叔侃侃侃
前言

近日,“北大韦神”韦东奕在食堂吃饭的照片被媒体爆出,导致了这位“数学天才”的再次爆火。

照片中韦神穿着朴素的运动衣,其碗里简单的饭菜和他略微扭曲的坐姿,都让他看起来有些局促,其形象和大众认知里的”北大讲师“这一头衔有些出入。


(相关资料图)

看到“韦神”如此神态,网友们发表了这样的言论:“这看起来就是自闭症”,“只会做题有什么用”,“他只是数学好,其他方面都不如平常的人”……

韦神的学术成就是多少学者究其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度,然而却有很多人选择对他的成绩视而不见,转而攻击他的性格和长相,甚至说韦神的智商是用快乐生活换来的!

这种说法是不是过于狭隘和短视了呢?

“北大扫地僧”韦东奕的意外走红

韦东奕的大名,在数学界是如雷贯耳的。

一位北大博士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你不知道韦东奕,那说明你的数学不够好”,足以见得,韦东奕在数学圈的地位。

但真正让韦东奕走进大众视野的,是两年前的一段采访视频,视频中的他怀抱一个大矿泉水瓶,手拎一袋馒头,朴素的形象让记者一开始以为他是北大的一名学生。

可根据韦神自己的描述:早在2021年,刚满30岁的他,就已经是北大的一名老师了。

由于和老师身份反差过大的外表,被人称为“北大扫地僧”。

数学天才韦东奕,1991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他的父母都是山东建筑大学的老师,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对韦东奕在学习方面的熏陶自然不会少。而韦东奕的父亲韦忠礼更是对他数学天赋的启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韦父是毕业于山东大学的数学硕士,他对数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韦东奕童年时期,他便用与众不同的亲子互动方式,激发了韦东奕对数学的兴趣。

别的家长和孩子互动是玩游戏,而韦东奕的父亲,则是和孩子一起做数学题。

不得不说韦神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极具智慧的,用陪伴和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以,这让韦东奕觉得学习数学这门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如同做游戏一般,过程中充满了乐趣。

韦东奕从小就对家中和数学有关书籍感兴趣,不论是浅显易懂的,还是深奥的,他都要拿起来读一读。可见,韦神从小就对数学有着异于常人的热爱。

在大多数人看来,韦神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是天赋主导的。

韦神初中时就显露出了过人的天赋,经老师推荐,便提前加入了奥数训练队,和高中生里数一数二的人才一起训练,但别看他年纪小,实力却不弱,不论在是校赛还是省级比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到了高中,他加入了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在第49届、第50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以满分夺冠。这也是当时国家集训队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满分的选手。

此后他代表国家出战第50届IMO,再一次在大赛上获得满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组委会还特别邀请了顶尖神童陶哲轩来解答,压轴的第六题可以说是难出了天际,陶哲轩用了7个小时才解出来,但韦东奕作为一个高二学生,仅用了1个小时解题,以1:7的时间比“击败”了陶哲轩,自此一战成名,以出色的成绩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数学系。

2010年,韦东奕于北京大学开始读本科,用8年时间取得了博士学位。隔年,留校的韦东奕开始担任助理教授的工作。

有位教授对学生说:“你们有不会的数学题可以问我,如果我也不会,就去问助教,要是助教也不会,就是题印错了”。

彼时,担任这门课助教的正是韦东奕。纵观韦东奕的学术道路,可谓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但抛开学术,他的生活好像并不那么令人羡慕。

韦东奕行事风格独特,被贴上“现代版陈景润”的标签

北大素有“四大疯人院”的传说,而韦东奕所在的数学院则名列榜首。

北大学子说过,在数学系,要么你得有能吊打别人的实力,要么你具备抵御被虐压力的能力。显然,韦东奕是吊打别人的那位。

然而身处这所“疯人院”的韦东奕,由于2021年采访视频在网上火起来,本人也受到了外界的关注,有网友看了这则视频后对他作出“不正常”的评价。

仅仅因为他不修边幅的形象和质朴的生活方式,就被冠以这样的名声,是否对他太不公平了?

有人将他比喻为“现代版陈景润”,陈景润作为证实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伟大数学家,他的学术贡献不容置疑。

陈景润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数学,甚至连走路也不忘思考,有一次他碰到路旁的一棵大树上,连忙道歉,发现对方并没有反应,仔细一看,才知道自己碰到的是一棵树。

当时也有不少人因为他这种对除了学术之外的事情不闻不问的态度,将他称为“科学怪人”。

仅仅6平方米大小的居所,说是陋室也不为过。但陈景润却不觉得环境艰苦,即使只有一盏煤油灯,他也能借着微弱的亮光伏在床板上进行计算,耗去几麻袋的草稿纸,最终攻克了数学界悬了200多年的难题。

有数学家写信给他说“你移动了群山”。陈景润的成就,正是一个醉心学术的数学家,最渴望到达的顶峰。

在数学界声名大噪,享有无数荣誉,却因为无暇享受普通人眼里生活的乐趣,而被称作“怪人”。在这一点上,韦东奕和陈景润有着相似的经历。

韦东奕总是因为极简的着装配置,略显潦草的外形,被外界评价“生活自理能力差”。更有媒体造谣说,韦母亲担心他不能适应独立生活,融入大学的环境,前往北京陪读两年。后经证实,纯属谣言。

北京大学教授杨诗武作为韦东奕的同事兼好友却说:他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的生活,他比大多数人更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很多北大学子被问到是否觉得韦东奕是正常人时,他们坦言道:“非常正常啊”,也不乏有人将他当做自己的偶像。

多数人评价他人都是以自己的视角出发,然而这种视角就一定正确吗?韦东奕的快乐,只是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罢了。

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身上,他的成就是证实了“庞加莱猜想”。

在本世纪初,“庞加莱猜想”同“NP完全问题”、“霍奇猜想”、“黎曼假设”、“阳-米尔斯理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以及“BSD猜想”被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列为“7个千年大奖问题”,每个问题悬赏100万美元。这大概是世界上最难挣到的一笔钱。

然而在佩雷尔曼成功证明了“庞加莱猜想”之后,这位淡泊名利的数学天才做出了震惊之举,他拒绝了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荣誉以及100万美元的奖金,人间蒸发般地隐居了。

也许对于学者来说,除了自己研究领域以外的任何事都不值一提。或许少议论,少打扰,是对他们表示尊重的最好方式。

相信如今的韦东奕也不愿意被贴上任何标签,不希望自己被过多打扰。

让韦东奕走下神坛,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韦东奕自从暴露在公众视野之后,外界对于他的议论从未停止。

有些网友因为仰慕他的能力,对他以往的成绩进行考古,并发自内心的夸赞他,而不知何时这种夸赞演变成了热烈的吹捧。

“韦神”的身份,“北大扫地僧”的名号,都将他捧上了高台,而为了使他与这些名号相匹配,有人开始编造他的生活日常:

“韦东奕每天学习12小时以上”,“韦东奕从不开空调,因为觉得浪费电”,“韦东奕不喜欢开灯,他更愿意在黑暗中思考”……捏造着各种各样离奇的故事。

不明真相的朋友们,还以为这些发言者每天都在亲历着韦东奕的生活呢。

起初,韦东奕还对谣言做出一些回应,但现在类似的谣言太多,他已经懒得一一回复了

网友们的吹捧,实际上让韦东奕陷入一个危机四伏的境地。

所有人都知道北大有一个智商超群的老师叫韦东奕,他是数学天才,是“陈景润接班人”,断言他的成就会超过当前绝大多数中国数学界的大神,甚至流传出“堪比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的说法。

但如果韦东奕没有做出如大众所期盼的巨大成就呢?

原本他是一个即使无法为数学界做出里程碑式的贡献,也能愉快地畅游在数学世界里,享受科研的魅力的人,而他并没有责任一定要取得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成绩。

现在的流言却导致了一个诡异的局面,好像韦东奕不做出巨大贡献就下不了台。

而且已经有人对他“封神”的事情提出质疑了,有网友发微博说“吹的那么厉害,什么时候才能拿到菲尔茨奖或者图灵奖?”

韦东奕被捧上神坛,引起了围观,也招致不少骂声。

韦东奕最初因为他其貌不扬却实力超群的反差,被人攻击长相;后又因为打扮随意与北大教师身份不符被质疑生活能力。

方方面面都被放大之后公之于众,侮辱性的评论也铺天盖地而来,这对于他来说是巨大的困扰。

让韦东奕被更多人知道,原本是好事,毕竟他潜心钻研的态度值得每一个年轻人学习。然而,网络上不同的声音导致的冲突,让韦东奕频频被推上风口浪尖,骂他的群体也迅速扩大。

这部分人大多数是因为嫉妒,因为韦东奕看似与社会不合拍,都能取得如今的成就,而他们外表光鲜却一事无成,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部分人就将不甘的情绪转化为了对他人的谩骂。

这种“放大镜”式地观察,让韦东奕不知所措。即使在平常生活中,他没有做错任何事,却还要遭受很多莫名的攻击!

正在遭受消遣和谩骂的韦东奕,其生活已经实实在在的被干扰到了,而外界吹捧的声音也让他处于尴尬的境地。

归根结底是因为大众的凝视,让韦东奕的生活被暴露在公众视野,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对他个人行为的评判。

北大数学院院长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韦东奕不仅聪明,还是一个非常专注和努力的人。然而现在的种种声音,却打乱了他原本的节奏。

科研人员与娱乐明星不一样,他们不需要通过炒作、贩卖矛盾制造舆论,博得关注。

他们需要的是:充足的空间、不受打扰的科研环境。如果有一天科研人员日更微博,成了生活分享博主,那才是真的反常。

结语

如今韦东奕频频被推向舆论中心,是因为被他人赋予“神”的地位,所以让韦东奕走下神坛,回归平淡才是对他最好的保护。韦东奕自己也曾回应“不理我就是最好的”。

那么,网友为什么不能给这个纯粹的人一些空间呢?

不妨让他继续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科研人。

关键词:

上一篇:通信行业资金流入榜:中国联通等6股净流入资金超5000万元
下一篇:最后一页